今日关注:刘秀称帝后,让大臣修改谶书,谁知道大臣私自在谶书上加了一句“君无

2023-03-09 08:52:44 来源:小佑手牵手

刘秀称帝后,让大臣修改谶书,谁知道大臣私自在谶书上加了一句“君无口,为汉辅”,光武帝问道为何,大臣说:“我想当丞相啊!说不定就应验了呢?”

西汉末年,武功县长(大县为令,小县为长)孟通,在疏浚水井时挖到一块白色的石头。


(资料图)

这块石头上圆下方,更怪异的是,下面方形底座上还印有红色的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孟通将这块印有天命的石头献给了王莽,引得王莽大为兴奋,觉得这一定是上天的旨意。

有了这块石头,王莽开始谋划登上皇帝位,先是自称“假皇帝”,这个假是代理的意思,意为代理天子朝政,大臣则称其为“摄皇帝”。

因为有前车之鉴,不久之后,大汉宗室的广饶侯刘京又上书,说天使下凡向他传旨了:“摄皇帝当为真”。

后来,巴郡太守也来凑热闹,他上报说巴州某山出现了石牛,石牛上也刻了字,当地人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是何意,于是将石牛送至朝廷。

当石牛送至未央宫后,据前去看石牛的人相传,见到石牛时,天突然刮起大风,沙尘满天,风止以后,居然发现天上降下了铜符帛书。

书上曰:“天告帝符,献者封候。”又云: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云云。

从此之后,谶纬之学开始盛行。

王莽篡汉之后的 一天,刘秀随姐夫邓晨拜访南阳人蔡少公,蔡少公在当时也是一个有名的大预言家,他对人说了这么一句话:“刘秀当为天子!”

这是刘秀起兵的第一条谶言,却不是影响最大的一条。

有一个叫刘歆人,身为汉室宗亲,却是王莽篡位的帮凶,王莽代汉之后,封刘歆为国师。

公元6年,刘歆发现了一本名为《赤伏符》的谶书,书上有这么一句话:“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意思是就是说 一个叫刘秀的人最终会成为皇帝。

这个时候,光武帝刘秀还在乡下种地,没人能想到他身上去。

而刘歆深受时代的影响,觉得谶言一定会实现,于是自己改名为“刘秀”,并开始造王莽的反。

结果刘歆当然没有成功,在被王莽问斩之前,刘歆依旧对《赤伏符》的记载深信不疑,他大声说道,之所以他没有成功,是因为他本名不叫刘秀,改名的不算,只有原名刘秀的才会是真命天子!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决裂,并占领洛阳,大臣们都劝其称帝,刘秀却多次拒绝。

在刘勋来到鄗城之时,他曾经在太学读书的一个同舍生强华前来拜见, 并献上《赤伏符》。

刘秀一见赤伏符上的“刘秀发兵捕不道”就被震惊住了,觉得是天意使然,当群臣再次劝进之时,他终于答应称帝。

有了这两个谶言,再加上当时时代环境的影响,从此之后的刘秀对谶言深信不疑,言必陈谶,行必依谶。

因为对谶言的迷信,刘秀也开始研究当前流行的一些谶言, 发现其中竟然有不少都是符合王莽篡位的,这让刘秀非常生气。

犹如遭到背叛一样,刘秀对这些谶言深恶痛绝,他决定通过官方的手段,彻底消灭对王莽有利的谶言 。

于是,刘秀招来名士尹敏 ,尹敏是当时儒家古文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名闻海内。

可惜的是,此人不并不信谶,不过这都不新的,刘秀只要他能为自己所用就行。

刘秀让尹敏帮自己校正图谶,并指明让他除去其中对王莽有利的谶言。

尹敏本来就不信谶言,更加反对皇帝以自身的权力来推广这些“无稽之言”,于是尹敏拒绝道:

“谶书不是圣人之作,里面错漏百出,犹如世俗的俚语,恐怕贻误后人!”

光武帝对尹敏的拒绝很不高兴,但是他还需要利用他的名气来推广图谶,就没有惩罚他,只是坚持让他修改谶书。

尹敏束手无措之下,只能就范,他越是看了谶书,越是对上面的谶言感到无语,却又不敢抗旨。

心怀愤懑之下,他便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动作,他修改谶书之余,竟然私自在谶书的空白处加了这么一句话:

“君无口,为汉辅。”

当谶书修改完毕,交给光武帝审阅的时候,光武帝突然发现了这句从前 没有的话,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于是,光武帝将尹敏招来,问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以前没有?”

尹敏一脸无所谓地说道:“臣见前人喜欢随意增减图书,我也不自量力,学着这么做了,私心是侥幸能当上丞相!”

“君无口,为汉辅”的意思就是:尹敏当做丞相。君无口,就是个尹字,汉辅就是大汉的辅国大臣之意。

光武帝对尹敏的的作为大为不满,觉得他这是在要挟自己,不砍他的脑袋就算好的了,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从此之后,尹敏再也没有得到重用,自然也不会有当上丞相的机会。

@老夫从不吹牛

尹敏的做法其实相当高明,他随意加的一句话,并不是开玩笑那么简单,也不是说他真的想当丞相。

而是一种高明的反对。

尹敏的意思是,谶书既然是预言书,出现在上面的应该都能应验才是。皇帝你不是相信谶言吗?那是不是要按照谶书上的记载,来封我做丞相呢?

还是说,您也根本不信谶书的无稽之谈呢?

光武帝断了他的升迁之路,说明其实他自己也未必真的对谶言百分百相信,他只是相信对自己有利的谶言罢了,或者说希望用谶言来达到自己的 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