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议:一招破解你不停刷新闻的欲望
编者按: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是否也觉得自己离开手机一刻也不行?不受控制地一直在刷消息?这种上瘾现象有其背后的生理机制,本文作者Jud Brewer是美国布朗大学的教授、医学博士以及精神病学家,在本文中他与读者分享了这种成瘾现象简单的科学机制以及如何才能戒断“刷新闻成瘾”。原文题目Breaking Your Addiction to Breaking News,发表在medium网站上。
最近的日子有些不同寻常。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老是不受控制地去查看最常浏览的网页——寻求最新的消息?在过去的几个星期,好多人一再向我寻求帮助。似乎我们都面临这样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中苦苦挣扎,所以我想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去应对。
(资料图)
从科学层面解释是这样的:
我们的大脑本能地会为未来做打算。为什么?因为这样我们就能记住从哪儿找到食物。想象一下我们的远古人类祖先在丛林中觅食,当他们碰巧遇到食物来源时,他们的大脑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脑中与奖励有关的化学物质。
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记忆,以便日后回想起来他们吃的什么以及在在哪儿找到的。但是在人类学习的过程中,多巴胺的分泌时机也发生了改变。从一开始我们的远古祖先在遇到食物时分泌多巴胺,后来变成了在他们考虑找食物的时候就会分泌多巴胺。我们当今的人类也是如此:从获得食物的时候分泌多巴胺,到我们期盼得到食物的时候分泌该物质。这是习惯养成的一部分,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渴望和欲望。我们的饥饿感会触发人类在过去发现食物的记忆,从而触发多巴胺的分泌,激发我们去得到食物。
而这跟我们控制不住去刷消息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当今世界,信息就是食物。它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来。如果你有一会没刷自己最常登的新闻网站,这时如果发生了一些大新闻,你就会释放一阵多巴胺。好像标题越吸引眼球,多巴胺的分泌就来的越猛烈。至少我是如此!
即使重大新闻不会每五分钟就出现一次,你也控制不住自己刷网页期盼着重大新闻。你刷半天,可能二十次中有一次能刷到大新闻。老虎机会让人如此上瘾,原因跟这个一样。这种间断性强化,无意中让我们设置了自己的状态,使自己沉溺于刷网页新闻。间断性强化,不过就是把获得随机奖励说的更好听一点。
所以你能做什么?
务必尽快停止这么做,这是很重要的,以免自己养成刷新闻的习惯或者刷习惯成瘾。现在你知道了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发生,首先,提醒自己有两条路,要么继续助长这种做法,使情况更加恶化,要么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其次,问问自己,我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刷一次手机就行?设立时间限制。大概十年之前,我完全沉溺于刷网页新闻。为了解决这个状况,我给自己设限,每天刷两次。
在当下的环境中,我给出的建议跟上文相似:每天刷新闻不超过三次。如果给自己设限的次数过高,很有可能就忘记自己超限了,除非你能做记录记住,而且你的大脑也会狡猾地劝你再刷一次。就像是一个酒鬼如果成了酒保,总能得到各色烈酒,如果你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总是在你触手可及的范围内,你也很难戒掉。
停下来去关注刷新闻给你带来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检查自己的身心,问一问,“我从中能得到什么?”这能帮你确定刷新闻是不是值得。你是在浪费时间吗?你是不是变得越来焦躁,然后不断刷新去寻求更多信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你的多巴胺在分泌,告诉你要继续找,食物就在不远处!我实验室已经研究了这个简单的问题是如何阻止人们过度饮食。你也可以用这个小技巧去帮你停止过度浏览新闻。
我不会在此赘述所有的科学原理,只谈一下为什么这个技巧能起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你攻破大脑中的奖励中心,让你看到不断刷新闻,其实是很不值得的。但是你要有意识地这么做。问这个问题,“我能从中得到什么?”,这是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键纽带。很快你就会意识到,刷新闻的感觉也没有那么好,这就让你在以后再刷的时候,不是那么兴奋,每次刷新闻你都这么问,看看会发生什么。
我每天的专栏都以我和妻子一起读过的一页书结束,这本书叫做《男孩,鼹鼠,狐狸和马》。这是今天的片段:
鼹鼠说:“我发现了比蛋糕更好的东西。”
“不,你没有。”男孩说。
“我有。” 鼹鼠回答。
“是什么?”男孩问。
“一个拥抱。它存留的时间更久。”
所以说如果新闻是你的蛋糕,并且你发现自己因过度消耗,觉得脑仁疼,那么就把这种紧张的能量释放到你爱的人身上,拥抱你的家人,带狗散步,或者撸撸猫,如果我们对这种善意上瘾,岂不是更棒么?
(译者:冯七七)